课程推荐
学校活动
【高考录取】全国各省进入一流大学难度各不同,有些省份上清北真的是万里挑一!
2019-06-03 14:14
来源:太原新东方
作者:
恢复高考四十多年来,越来越多新的大学和独立学院建立起来,考生在高校选择上更多了,此外,各大高校在学科设置上更加综合化,不断扩招,考上大学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18年全国高考录取率81.13%,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高等教育呈现普及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
什么是好大学?清北自然是全国高校的“头牌”,但是每年能够进入清北也只有6000多名学生,近日,民间称作“华东五校”的复旦、上交、浙大、南大和中科大正式官宣结成“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相信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在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下,“双一流”高校成为人们心中新的名牌大学,能够获得“双一流”高校的文凭就等于找工作时拿到了金字招牌。尤其是考取一流大学,就能成为周围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但是,高考的竞争仍然是残酷的,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再次突破千万大关,考取一流大学之路更是变得艰辛。除了高不可及的分数线,各地不同的招考政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录取仍然采取分省分配名额的方式,即各高校根据一定准则,以省为单位分配招生指标。在前些年,全国高考还存在各省分别命题的区别,虽然近年来各省先后推进新高考改革,逐渐采取全国统一考卷的方式,但是由于各省教育水平、考生人数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分省定额的录取方式肯定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由于各省实际报考人数有着巨大的差异,比如2019年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超过100万,而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报名人数只有6、7万,所以比较各高校分省招生名额的绝对数据没有意义。
我们今天主要关注各省分配的名额和总招生人数的比例,这个比例是否和实际报考人数的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呢?
各大高校,尤其是42所一流大学,在招生时更偏爱哪些省份呢?各省报考难度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呢?
本文统计了2017年42所一流高校的招生人数(因2018年部分高校数据尚未完全公布,故目前只能沿用2017年的数据),来对比高校的分省录取倾向。
但是由于各省的招生政策和批次设定都不尽相同,本文只对比在各省本科普通一批次(上海还纳入零志愿和综合评价、浙江纳入综合评价)的情况,不包括提前批、自主招生、各种计划等其他特殊情况。
首先来看看,42所一流大学,在各省招生的人数,占当年本校招生总人数的比例。
此外,人们可能更关注清北华五这类顶尖名校,为了在中间有个过渡,我们还统计了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前20的高校,看看这两类学校不同省份的招生情况。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比例的意义,我们对比了2017年各省高考人数占当年高考总人数的比例。
大家认知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应该是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按照各省考生人数进行分配,那么各省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就应该和高考人数比例的线基本重合。
图上黄色区域代表着当年各省考生报名人数的占比,蓝线表示一流大学的招生名额比例,橙线表示top20高校招生名额比例,灰线则表示清北+华五招生名额比例。
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不同层次高校的录取趋势线,不但没有和人数线保持一致,还显示出了不同的特点。
如图所示,如果高校录取的趋势线在人数线之上,意味着这个省份的招生比例高于人数比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好考”;反之如果在人数线以下,则是“难考”。例如上海、北京、浙江等省份,三条线都在人数线以上,想考这些名校尤其是清北华五、top20等,要比云南、广西、贵州等三条线都低的省份,更容易一些。
从图中的趋势线我们也能看出,随着高校的层次逐渐提升(一流大学—TOP20—清北华五),不同省份报考难度的差距也被拉大。
对于不同省份考取一流大学而言(蓝线),总体上其趋势和人数线最接近的。这也是因为一流大学有42所,在全国各省份基本都有分布,覆盖面较广,因此某个学校可能对于部分省份的倾向,放在这其中不明显,会被互相中和,最终向人数分布靠拢。但相对来说考生人数较少的省份考取一流大学会更容易一些。
其次我们看TOP20高校(橙线),理论上这20所高校都是大家公认的“好学校”,每年高考招生录取时,这些高校的分数线都排在各省的前几位。从图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湖北、广东等省份有着非常明显的录取优势。尤其是广东和湖北,两省的考生考取top20高校的难度居然还低于北京上海等地,确实让人意想不到。实际上,这两个省份都拥有2个TOP20高校(华科/武大、中山/华南理工),而且招生体量巨大,对于省内的倾斜更是十分明显。
这也不禁让人感叹,省内有一个好大学对于本省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而这点,在清北华五的录取上更是让很多省份的人只有羡慕的份!
对于清北华五(灰线)的录取线,相信大家都有所预期,这些学校所在的省份,招生名额都投放较多,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成为四个高点。但是却缺少了一个省份——安徽,拥有中科大的安徽似乎并没有享受到地区红利。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安徽考生人数本身比较多,即使中科大有部分政策倾斜也无法拯救整体的录取率。此外,江浙沪三省市高校相互合作紧密,特别是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带动江苏开启了综合评价招生的新模式,而安徽相对来说在这方面处于落后的状态。
当然,大家最关注的可能还是清北,作为我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他们的招生动作都可能影响着全国高校。那究竟哪些省份最容易上清北呢?
民间总是流传着“北京考生400分上清北”的传说,虽然并不符合实际,但是北京考生相对于其他省份考生,考上清北确实要有巨大的优势。我们把每年清北录取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占该省高考总人数的比例做一个对比,发现北京的录取比例是第二名天津的将近4倍,以巨大优势傲视群雄,这种优势,绝对足以令各省份考生羡慕嫉妒恨了。
而第四名浙江以后,其他省份的录取率都在1‰以内,最低的省份河南只有0.14‰,不到北京的1/40。前段时间有新闻说剑桥录取的分数线要求考生高考排名在1%以内,现在看来,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和浙江,1%还远远上不了清北,但是却可以去剑桥了!
在北京,不到200个考生里能有一个上清北;而在河南,要7000多名考生里才能上一个,可以说是真的万里挑一了!河北、广东、贵州、云南、湖南、安徽录取清北的比例也都在0.2‰以下,在这些省份高考的考生,能够被清北录取是真的难啊。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知道,各大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并不是完全按各省高考人数进行分配的,那各校都分别偏爱哪些省份呢?
我们进一步统计了42所“一流大学”生源省份前3的省份,结果如下:
上表很明显地展示出,42所一流大学中,除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外,其他高校的第一大生源地都是本省。这也反映了我国各大高校招生的一个现实,就是对所在地的生源有所倾向,这也是由于各种教育政策导致的。
我们再对比前三大生源地的整体情况,河南是13所学校的第二大生源地,9所学校的第三大生源地。此外河北、山东也是较多高校的主要生源地。而这些地区的高考竞争都非常激烈,优质生源绝对数量较多,但是省内没有足够顶尖的大学接收,因此也容易获得各大高校的青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比数据仅仅是普通一批次的招生,对于某些在提前批投放较多名额的高校(比如师范大学、上海交大等)来说,可能结果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由于各省提前批的投档规则差别比较大,统计起来口径不一,故本文没有列举分析。
当然,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招生名额的转移,据有关新闻报道,上海、湖北等地都将本省的招生名额转移到其他省份,也有很多高校开始控制在所属省份的招生比例,还有就是各大高校均有面向贫困边远地区的“农村专项”计划,偏远地区的实际招生人数应比一些统计数据中所显示的要多一些。值得肯定的是,各高校的招生录取也在走向公平。
新东方太原学校官方微信:(微信号:ty_xdf_cn)
最新考试资讯、试卷解析、报班优惠、课程大纲及课件,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